创业公司现在讨论最多的,是“资本寒冬”。投资人已经在不同场合谈到这个问题:创业者们的融资金额,正与预期相差的越来越远。那些曾经高喊“颠覆传统”的新新人类,现在饱受困扰,进退两难。
尽管这寒冬不过是互联网发展周期中的一部分,却仍然引发了无数创业者情绪上的波动与紧张。
事实上,2002年到2015年这14年间,互联网行业大大小小的寒冬,不下十次,其中包括2008年的电商,以及反反复复纠结于费用模式的在线视频。这些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,大致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,从萌芽期、成长期、沉淀期,发展到成熟期。
萌芽期。有很多先知先觉的创业者,在新兴领域中探索,用很少的钱和看起来不太靠谱儿的创新,获得天使投资人的支持。其所在行业慢慢被大家认可,并带来更多的投资。成长期,也是泡沫期。大把资金将一个行业冲到高位,项目估值越来越不可思议。当各种项目都几近投资饱和的时候,行业进入下一个周期——沉淀期,开始会有好与差的分化,并表现为明显的“马太效应”:强者越强,弱者越弱。成熟期,能够留下的企业可能上市或找到其他成长路径,最终存活下来,盈利状况也不差。
2013年移动互联网的普及,正是一个领域“萌芽”的开端,互联网变成了基础设施,那一年的投资热潮瞬间涌入,如生活服务类、互联网金融类的投资,遍地开花。而两年过后的今天,“资本寒冬”无疑就是这次投资高潮后的沉淀期。
此时,市场关注执行效率高的企业,关注那些已经在沉淀期积累诸多资源的企业。作为创业者,你最好有所改变,不要在萌芽期就开始烧钱,沉淀期还继续烧钱,你需要做些调整来证明自己更有“效率”。
比如,移动互联网时代,如果你还仅仅局限于从用户需求出发,已经远远不够。你所在的行业结构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?它未来的延展度如何?是否具有多种整合的可能性?这样的思考,是企业进入成熟期的唯一路径。
至于传统工业类的导轨滑块企业,不管你平淡了30年,还是精彩了30年,都不意味着你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成熟期。工业电商这场游戏,才刚刚开始。
评论信息